4月17日晚六點半,央行宣布:從2018年4月25日起,下調部分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,以置換中期借貸便利,央行負責人表示,操作當日償還MLF(中期借貸便利)約9000億元,同時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。
劃重點:
降準范圍:大型商業銀行、股份制商業銀行、城市商業銀行、非縣域農村商業銀行、外資銀行(大部分都降)
降準幅度:1個百分點,降準后準備金率為16%或14%
資金用途:主要用于償還其所借央行的中期借貸便利(MLF),"先借先還"。
釋放資金規模:約13000億元。償還MLF約9000億元,釋放增量資金約4000億元,大部分增量給了城商行和非縣域農商行。
央行為何要這么操作:加大對小微企業的支持力度。一是可以增加長期資金供應,銀行資金成本將有所降低。置換MLF使商業銀行付息成本有所減少,有利于降低企業融資成本。二是釋放4000億元增量資金,增加了小微企業貸款的低成本資金來源。要求把新增資金主要用于小微企業貸款投放。
具體操作:一是從2018年4月25日起,下調上述幾類銀行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;二是在降準當日,持有未到期MLF的銀行,各自按照"先借先還"的順序,用降準釋放的資金償還其所借央行的MLF。
外圍市場先做利好回應!
利好消息影響下,外圍股市立馬有所反應。截至發稿,4月恒指期貨夜市時段升逾140點,最新報30198點;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漲超2%。
這次定向降準是貨幣政策環境轉向的信號嗎?
不可否認的是,對于這一問題,市場和貨幣當局方面存在一定的觀點分歧。央行方面強調,此次降準釋放的資金大部分用于償還中期借貸便利,屬于兩種流動性調節工具的替代,而余下的小部分資金則與4月中下旬的稅期形成對沖,因此,在優化流動性結構的同時,銀行體系流動性的總量基本沒有變化,保持中性。
同時,還要看到,中國是發展中國家,為了防范金融風險,仍需保持相對較高的存款準備金率。央行將繼續實施穩健中性的貨幣政策,保持流動性合理穩定,引導貨幣信貸和社會融資規模平穩適度增長,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。
相比之下,市場的觀點出現分化,有人認為貨幣政策出現了一定微調。國金證券李立峰表示,隨著外需今年的高度不確定性,今年貨幣政策理應有所轉向,由中性偏緊轉向適度擴大內需。
另一方的市場觀點則認為,貨幣政策不會出現寬松趨勢。中國銀行國際金融研究所研究員高玉偉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,降準有利于避免部分銀行流動性緊張,此次名義上降準資金超過1萬億元,但超過2/3都用于償還MLF,這將顯著降低商行對央行的利息負擔,同時降低流動性風險,以便銀行"輕裝上陣"支持實體經濟。與此同時,未來貨幣政策走向預計將結合利率匯率市場化改革進程,著力保持流動性穩定,而不會出現寬松趨勢。
降準會影響你的錢袋子嗎?
看專家如何解讀降準對股市、債市、房市、匯市的影響
央行降準消息一出,外圍金融市場立馬"帆動"看漲,足見市場認為此次降準是一大利好。
股市方面,截至記者發稿前,4月恒指期貨夜市時段升逾140點,最新報30198點;富時中國A50指數期貨漲超2%。
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表示,盡管央行此舉具體影響還有待觀察,但直接影響是利好債市,有助于穩定股市以及宏觀經濟。
他進一步解釋稱,近期高頻數據顯示國內增長動力下行,疊加對貿易戰不利影響的關注上升,使得二季度本可能發生的金融監管政策收緊的概率下降,而央行流動性操作放松的時點提前。
華創證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師王君表示,今年貨幣條件、利率環境比去年都要樂觀,此次降準將利于股債市場再平衡、藍籌股和白馬股再平衡。
此外,從對人民幣匯率的走勢,王君認為,目前不必再擔憂匯率波動,人民幣會保持幣值堅挺,貨幣政策寬松空間打開。
降準對房市也會帶來利好。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表示,降準的直接效應就在于銀行的可用資金會增加,這樣會直接帶來流動性的增強和資金成本的降低,所以對于各類銀行來說未來在貸款等領域的自有度會上升,同時對于相關產業的支持力度也會加大。
從房地產市場的角度看,當前也開始面臨了一些資金面收緊的風險,尤其是銀行貸款等方面確實是收緊了。所以類似的政策顯然能夠緩解房地產資金面不足的風險。考慮到近期國家統計局的數據,本身來說是略顯悲觀,但此次央行降準政策,有助于實現更為寬松的房貸環境。
嚴躍進還表示,對于此類環境來說,也需要看到,主要是為了配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導向,"房住不炒"依然是紅線,這一點是不會突破的,但是對于部分開發商來說,將可以獲取更低成本的資金,這有利于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等數據的上升。而對于購房者來說,可能銀行此前相對苛刻的貸款政策也會有所改觀,這是有較為積極的作用的。
"但必須看到,資金寬裕是創造一個公平的環境,而不是說鼓勵各類違規資金進入樓市,這和過去的寬松化的貨幣環境是有本質區別的。"嚴躍進說。
來源:智通財經網